酒最早起源于什么時候?
關(guān)于中國酒的起源,晉代文人江統(tǒng)的《酒誥》中有段的介紹:“酒之所興,肇自上皇;或云儀狄,一曰杜康。有飯不盡,委之空桑,積郁成味,久蓄氣芳,本出于此,不由奇方”。 上皇:指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伏羲氏、燧人氏、神農(nóng)氏。 儀狄:儀狄是夏禹的一個屬下,時間上晚于上皇時代?!妒辣尽酚小皟x狄始作酒醪”的說法。
白酒是什么時候出現(xiàn)的?
白酒起源于元代。元朝時期由于疆域的擴大以及與西方交流的直接,酒界刮起一陣蒸餾釀酒的旋風(fēng)這股旋風(fēng)來勢之強勁,讓傳統(tǒng)的發(fā)酵酒行業(yè)都為之震動這就是蒸餾酒法的出現(xiàn),原是中亞阿拉伯及歐洲流行的蒸餾葡萄酒法,蒙古人曾借用這種方法蒸餾奶酒。
黃酒歷史長還是白酒歷史長?
黃酒的歷史比白酒的歷史長,我國白酒起源于何時,眾說不一,尚無定論。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,源于中國,且唯中國有之,與啤酒、葡萄酒并稱世界三大古酒。約在三千多年前,商周時代,中國人獨創(chuàng)酒曲復(fù)式發(fā)酵法,開始大量釀制黃酒。 一種說法,起源于詔代,在唐代文獻中,燒酒、蒸酒之名已有出現(xiàn)。李肇(公元806年)寫的《國史補》中的:“酒則有劍南之燒春”(唐代普遍稱酒為“春”);雍陶(公元834年)詩云:“自到成都燒酒熱,不思身更入長安?!笨梢娫谔拼?,燒酒之名已廣泛流傳了。田錫寫的《曲本草》中說:“暹羅酒以燒酒復(fù)燒二次,入珍貴異香,其壇每個以檀香十?dāng)?shù)斤的煙熏令如漆,然后入酒,臘封,埋土中二三年絕去燒氣,取出用之?!壁w希鵠寫的《調(diào)燮類編》中說:“燒酒醉不醒者,急用綠豆粉粉蕩皮切片將筋撬開口,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”(卷二);他又說:“生姜不可與燒酒同用。飲白酒生韭令人增病。飲白酒忌諸甜物”(卷三)。另一種說法,元代時(1271—1368年)由國外傳入。 再一種說法,是明代藥物學(xué)家李明珍(1518—1593年)在《本草綱目》中所寫:“燒酒非古法也,自元時始創(chuàng),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,蒸令氣上,用器承取滴露,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。近時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,和曲釀甕中十日,以甑蒸好,其清如水,味極濃烈,蓋酒露也。”這段話,除說明我國燒酒創(chuàng)始于元代之外,還簡略記述了燒酒的釀造蒸餾方法,故人以為可信。